1 Oscar yi Hou:在文化碰撞中尋找自我
Oscar yi Hou(侯一鳴,1998 年生於利物浦)是一位英籍華裔藝術家,現居於紐約。他的作品融合東西方文化元素,除了代表西方的五芒星、街頭塗雅,還包括源自東方的太極、八卦、仙鶴等圖騰。Oscar 以鮮明的色彩和充滿活力的筆觸,描繪自己在異地文化環境中成長的體驗。他擅長運用繪畫作為媒介探索身份認同、酷兒文化等議題。他的作品曾在紐約、倫敦等地展出,受到策展人的關注和認同。










Sasha Gordon(1998 年生於紐約)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(RISD),現居於紐約。她以自畫像和具象繪畫見稱,作品深入探索身份、性別、種族及自我認同等議題。她的畫中經常出現多重自我形象,透過誇張肢體語言與鮮明色彩,呈現心理上的掙扎與成長。Gordon 曾於邁阿密當代藝術館(ICA Miami)、倫敦 Stephen Friedman 畫廊及紐約 Jeffrey Deitch 畫廊等地舉辦個展,並多次參與國際群展。








3 FEWOCiOUS:數碼藝術的先驅人物
FEWOCiOUS(原名 Victor Langlois,2003 年生)是數碼藝術與 NFT 領域的先驅人物。這位美籍變性藝術家自青少年時期便在 Instagram 上發表創作,2021 年起於 NFT 平台爆紅,短短數年內累積了數百萬美元銷售額。FEWOCiOUS 的作品色彩鮮明、風格夢幻,經常以自傳式敘事描繪成長、性別認同與家庭經歷。他的代表作曾於佳士得以 216 萬美元的高價售出,成為於該拍賣行出售作品的藝術家中最年輕的一人。










4 Yuma Radné:融合傳統與現代蒙古文化
Yuma Radné(2001 年生於烏蘭烏德,現居於倫敦)是一位來自布里亞特蒙古的當代藝術家,以探索亞洲僑民和後蘇聯背景下的身份為創作主題。Radné 五歲時開始她的藝術之旅,並迅速發展出一種獨特的風格,年僅 14 歲已在布里亞特國家博物館舉辦了她的首次個展。她的作品在古代與現代之間舞動,作品中經常出現異想天開的生物,例如美人魚、海怪和充滿能量和色彩的奇異生物等等。













5 Vanessa Liem:探索身體與身份的邊界
Vanessa Liem(2002 年生於新加坡)是一位新加坡籍印尼裔藝術家,目前仍然就讀於倫敦藝術大學 Camberwell 分校,但已經在西方藝術圈嶄露頭角,曾經獲得 2019 年的 UOB 年度繪畫大獎。她擅長運用鮮豔的色彩和充滿張力的構圖,描繪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長的複雜情感。作品中好像外星人般的女性主體,總是有意識地注視著觀眾,好像在刻意拒絕被審視和物化。









這些新一代 GEN-Z 藝術家,無論在傳統繪畫、數碼藝術、NFT 或抽象實驗等領域,都以獨特視角和創新語言重塑當代藝術格局。他們的作品橫跨畫廊、網絡與元宇宙,成功拉近藝術與觀眾之間的距離。相信在可見的未來,他們勢將匯聚成一股不容忽視的新力量。